当理想与现实相冲突的时候,我们该何去何从?
春日来临,万物复苏,积雪悄然褪去,小草抽出嫩芽,晦暗的生命光影重现,茂密的枝叶蓄势待发,整个世界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夏天只思当下,秋天富有却保守,冬天则完全固步自封,只有在春天才有喷薄而出的生命力,是真正进取的典范。作者高度赞扬了春天的美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
霍桑是心理小说的开创者,擅长剖析人的“内心”。他着重探讨道德和罪恶的问题,主张通过善行和自忏来洗刷罪恶、净化心灵,从而得到拯救。然而霍桑并非全写黑暗,他在揭露社会罪恶和人的劣根性的同时,对许多善良的主人公寄予极大的同情。
霍桑描写黑暗的巨大力量,是由于受到加尔文派教义关于与生俱来的堕落与原罪思想的影响。没有一位思想深邃的人能完全摆脱这种思想所发生的各种形式的影响。——梅尔维尔
霍桑的小说“属于艺术的最高层次,一种服从于非常崇高级别的天才的艺术。”——爱伦·坡
Nathaniel Hawthorne's reputation as a writer is a very pleasing fact, because his writing is not good for anything, and this is a tribute to the man.—Ralph Waldo Emerson
The fine thing in Hawthorne is that he cared for the deeper psychology, and that, in his way, he tried to become familiar with it.—Henry James
The style of Hawthorne is purity itself. His tone is singularly effective—wild, plaintive, thoughtful, and in full accordance with his themes... We look upon him as one of the few men of indisputable genius to whom our country has as yet given birth.—Edgar Allan Poe
- 蓓蕾和鸟鸣
- Buds and Bird Voices
“感谢上帝赐予的春天!如果生命疲惫地艰难前行,没有这样定期注入原始活力,地球——还有诞生于其上的人类自身都将会与我们现在所见到...” 全部笔记(2) 去书内
的确,而现在大自然又开始报复人类了。
2013-06-16 喜欢(0) 回复(0)
“这样的人,世人千万别指望他改过自新——也别指望他能认同那些为他奋斗的人的崇高信仰和英勇斗争。夏天只在当下操劳,不思未来;秋天...” 全部笔记(2) 去书内
虽然是这样,可是现在学生们又不得不这样做,教育体制如此。
2013-06-16 喜欢(0) 回复(0)
“这样的人,世人千万别指望他改过自新——也别指望他能认同那些为他奋斗的人的崇高信仰和英勇斗争。夏天只在当下操劳,不思未来;秋天...” 全部笔记(2) 去书内
十足的懒虫,不为未来着想,现在很多学生也是如此,尤其是初中高中生,只是一味的活在当下。死读书,读死书,这又有什么用呢。
2013-06-14 喜欢(0) 回复(1)
“唉,一个身体疲惫、心情沉重的人,不论他年少还是年老,如果不再享有春天的活力,该有多么悲哀!这样的人,世人千万别指望他改过自新...” 全部笔记(1) 去书内
嗯,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啊
2013-06-14 喜欢(0) 回复(0)
“感谢上帝赐予的春天!如果生命疲惫地艰难前行,没有这样定期注入原始活力,地球——还有诞生于其上的人类自身都将会与我们现在所见到...” 全部笔记(2) 去书内
很有哲理的一句话,我们从未感谢过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任何东西,只是一味索取。
2013-06-14 喜欢(0) 回复(1)
“类的花丛,如果想在世上慢慢变老,除了要开出可爱的花朵,还得结出某种果实来满足尘世的欲望;不然,人类和自然之道都会认为它们身上...” 全部笔记(1) 去书内
这句话很有意思,反应当时人民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错误的价值观。
2013-06-14 喜欢(0) 回复(0)
“我们果园里以及其他地方的树木虽然现在还是光秃秃的,但看上去已经充满生机和植物的血液。仿佛只要施一点儿魔法,它们就会立刻迸发出...” 全部笔记(1) 去书内
描写的我都想去看一看了
2013-06-14 喜欢(0) 回复(0)